— 科普园区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普园区
科普园区
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家长先看这三个关键点
发布日期:2025/08/01发布人:admin

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家长先看这三个关键点!在幼儿园的角落里,5岁的乐乐又一次撞翻了其他小朋友的积木。他不是故意的,只是每次走路都像踩在棉花上,永远控制不好自己的力度。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感统训练温馨提醒:这不是调皮,而是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日常。

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感统训练温馨提醒: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组合,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导致儿童出现各种行为和运动障碍。处于正常发育水平的普通儿童都可能存在感统问题。感统失调孩子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动作笨拙

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令人费解的运动笨拙。他们走路容易绊倒,接球时总慢半拍,写字时铅笔像不听使唤。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大脑无法准确解读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感官异常

这些孩子可能对某些刺激表现出极端反应。有的孩子听到吹风机声音就会捂住耳朵尖叫,有的却对疼痛异常迟钝;有的拒绝一切带有纹理的食物,有的却不断用舌头舔舐玩具。他们的感官系统就像失调的音响——有些频道音量过大震耳欲聋,有些频道却完全静音。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感统失调的孩子常被误诊为多动症或情绪障碍。他们可能上课时不停摇晃椅子,其实是在通过前庭刺激让自己保持清醒;写作业时突然发脾气,可能是因为肌张力不足导致坐姿疲劳。他们的注意力像受电磁干扰的收音机,需要不断“调频”来接收有效信息。

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儿童感统训练温馨提醒:感统失调不是行为问题,而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性障碍。孩子感统失调的异常表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视觉、前庭、听觉、本体感觉、触觉等。这些异常表现会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很大影响,如影响其学习和社交等。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超过 12 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感觉统合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错过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得到专业的感统训练。

注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在线提问

请输入您想知道的问题,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