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多动症孩子家长必知的6个注意事项。重庆博爱儿康多动症康复训练温馨提醒:养育多动症(ADHD)孩子需要无限耐心。他们的“调皮”背后,是大脑神经机制的差异,而非故意为之。作为家长,您的理解和正确引导是孩子走向自控与成功的关键。以下是几个核心注意事项,助您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切勿将孩子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视为品行问题或懒惰。指责、打骂只会摧毁他们的自尊心,加剧焦虑和对抗。理解这是他们大脑功能的特点,您的目标是成为孩子的“外部大脑”,帮助他学习和练习那些对他来说异常困难的自控技能。
多动症儿童在混乱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会表现得更加糟糕。切忌“朝令夕改”或凭心情管教。建立高度结构化的日常生活,固定起床、吃饭、作业、睡觉的时间。使用日程表、计时器等视觉化工具,让规则清晰可见。一致性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们知道边界在哪里。
避免一次下达一连串复杂的指令,如“去把房间收拾了”。这会使他们不知所措。应将任务分解为具体、可执行的小步骤:“首先,把书放到书架上。完成后我来告诉你第二步。”当孩子完成每一步时,立即给予具体、积极的表扬(如“谢谢你这么快就把书放好了!”),而不是空洞的“真棒”。
催促和威胁往往效果甚微。尝试使用“先……再……”的句式来建立行为顺序,如“先完成数学作业的五道题,可以再玩20分钟乐高。”这能将孩子喜欢的活动作为自然强化物,激励他们先完成不那么喜欢的任务。
家长的情绪是孩子的晴雨表。当您因孩子的行为而情绪失控时,切记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与孩子沟通。照顾好自己,寻求家人、支持团体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确保自己始终有充沛的能量池来应对挑战。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多动行为。努力发现并赞美他们的闪光点——创造力、热情、精力旺盛、善良。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擅长领域,这是建立自信和积极自我认知的较重要途径。
重庆博爱儿康多动症康复训练温馨提醒:多动症并非孩子故意不听话,而是大脑神经发育差异导致的自控力不足。打骂教育不仅无法改善症状,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焦虑和自卑,甚至引发对立情绪。他们的行为问题源于执行功能缺陷,而非态度问题。有效的干预应基于科学方法,如行为矫正、正向激励和专业的康复训练,而非简单的惩戒。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远比惩罚更能帮助孩子成长。
注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条:上一篇:孩子吐字不清,怎样分辨是孩子构音障碍还是大舌头?
下一条: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