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园区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普园区
科普园区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孩子各年龄段都有哪些表现?
发布日期:2025/10/09发布人:admin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孩子各年龄段都有哪些表现?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多动症康复训练温馨提醒:90%的家长都看错了!多动症不止是‘好动’,各年龄段表现大不同!多动症并非只是“过度好动”,它是一种与大脑神经发育相关的障碍,其核心症状在不同成长阶段会以迥异的方式呈现。

学龄前(3-6岁):永不停歇的“小马达”

此阶段,多动和冲动较为突出。孩子像上了发条,难以安静片刻,频繁奔跑、攀爬。他们冲动鲁莽,事故风险高,如在街上突然挣脱大人。游戏时无法轮流等待,常打断别人。这些行为容易被误读为“调皮不服管”,但其强度和持续性远超普通孩子的活泼。

小学期(6-12岁):学习与社交的“触礁期”

进入需要规则和专注的校园环境,多动症的挑战全面爆发。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做白日梦,细节错误多,作业拖拉,文具物品丢三落四。

多动:虽能减少奔跑,但表现为小动作不断(如扭动、敲笔)、课堂上擅自离座。

冲动:插嘴、抢答,难以耐心排队,在游戏中易与人发生冲突。

此时,孩子因成绩不佳和同伴关系紧张,自尊心开始受损,并常收到“不努力、态度差”的负面评价。

青春期(13-18岁):“多动”隐身,“内耗”加剧

外部的多动行为显著减少,但内在的执行功能缺陷成为主要矛盾。

学业危机:无法规划复杂的长期任务(如写论文),拖延症极度严重,时间管理能力极差。

情绪风暴:情绪调节困难,易怒、烦躁、内心不安感强烈,自信心低下。

高风险行为:因冲动和寻求刺激,更易尝试危险驾驶、物质滥用等。

他们的困境从“行为问题”转向“自我管理危机”,但常被误解为“叛逆”或“懒惰”,需要得到更深层的理解与专业干预。

‍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多动症康复训练温馨提醒:如果孩子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持续超过6个月,且在家庭和学校等多个场景都造成显著功能损害,就不要简单归咎于“调皮”或“教养不当”,应尽早寻求专业评估。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对孩子较好的支持。

注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在线提问

请输入您想知道的问题,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