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岁儿童感统失调的6个表现,家长对照自查!重庆博爱儿康感统失调感统训练温馨提醒: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大脑在处理感觉信息时出现困难,导致行为、情绪或学习能力受到影响。这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发展性问题,多发生在3-12岁的儿童中。及早识别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助于家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干预。以下是儿童感统失调的一些常见表现:
有些孩子对感觉刺激异常敏感。例如,他们可能讨厌被触摸、拒绝穿某些材质的衣服,或对声音、光线过度反应,容易受惊吓。相反,有些孩子则对感觉输入反应不足,比如摔倒时不觉得疼,对冷热变化不敏感,或者需要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注意。
感统失调的儿童可能在运动方面表现出不协调。他们常常显得笨拙,容易撞到物体或摔倒,跑步、跳跃等大动作技能较差。精细动作也有问题,如系鞋带、用剪刀或握笔写字时显得困难。
这类孩子往往很难专注,容易被外界声音、光线或其他感觉干扰。他们可能在课堂上坐不住,经常东张西望,或者在做任务时频繁切换活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感统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大。孩子可能因为无法有效处理感觉信息而变得易怒、焦虑或抗拒变化。有些孩子会逃避某些活动(如游乐场游戏),另一些则可能寻求过度刺激,如不停旋转、跳跃或触摸物体。
由于感觉处理问题,这些孩子在社交中可能显得退缩或过度冲动。他们可能不理解 personal space(个人空间),或者在与同伴互动时表现得不合时宜,从而影响交友和沟通。
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洗漱可能成为挑战。孩子可能挑食严重(拒绝某些口感或味道的食物),或者对日常路线的变化适应困难。
重庆博爱儿康儿童感统失调感统训练温馨提醒:孩子感统失调的异常表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视觉、前庭、听觉、本体感觉、触觉等。这些异常表现会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很大影响,如影响其学习和社交等。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超过 12 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感觉统合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错过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得到专业的感统训练。
注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条:上一篇:典型多动冲动型多动症与安静型多动症有哪些区别?
下一条:下一篇:孩子成绩落后提不上去!可能是“学习困难”惹的祸!